数字金融行业周报 第170期|科技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

图片

重点预览

 

1.科技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

2.两部门启动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申报工作

3.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孟辉:完善我国存款保险机制的工作方向

4.国务院国资委:有序建立智能化穿透式监管系统,切实提升监管效能

5.我国将推动政务数据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利用

6.天津发放算力券,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难题

7.上海清算所:不断提升科技赋能,推动风险试算平台等的扩容

8.山东威海:构建科学高效、多部门联动响应的经济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9.央行等5部门发布“南沙金融30条”:大力发展金融监管科技

10.天元大数据申请基于股权关系专题库的风险监测专利

11.蚂蚁数科宣布旗下企业级AI产品全线出海

12.阿里开源全能视频大模型通义万相Wan2.1-VACE

13.蓝芯科技斩获数亿C+轮融资,3D视觉感知赛道冲击IPO剑指“机器人第一股”

14.通义千问 Qwen 免费上线 AI“深入研究”:十几分钟完成数小时任务

15.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16.中国证监会印发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17.两部门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18.加纳央行计划于2025年9月开始监管数字资产行业

19.美国亚利桑那州长签署加密货币ATM反欺诈法案

20.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金融情报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

 

01

 

行业聚焦

01

 

 

科技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

 

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政策举措》),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7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据悉,《政策举措》的出台将有效统筹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工具,推动更多金融资源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引导金融资本更多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切实破解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堵点难点问题,实现科技金融“破题”。

 

02

 

 

两部门启动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申报工作

 

5月12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今年将选择34个左右的城市开展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分批实施“百城”试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此次试点是落实《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分批支持100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因地制宜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推动4万家以上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其中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2023年首批试点以来,已累计支持66个城市、3万家企业改造。

 

试点方案的三大亮点。根据《通知》内容,今年试点工作有三大亮点:一是聚焦重点行业与企业,要求试点城市应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促进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并重,在计算机和通信电子设备制造、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制造业重点行业中选择具体细分领域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同时,在确定的细分行业中,选择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中小企业作为本次数字化改造的重点对象,优先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纳入改造范围。二是强化供需双向发力,通过培育重点遴选、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开发一批行业属性强、赋能效果优的“小快轻准”解决方案,降低企业转型门槛。三是鼓励技术创新与要素保障,重点鼓励和支持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新技术、新要素应用,并要求试点城市强化人才、资金、数据等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要素保障,形成长效机制。

 

03

 

 

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孟辉:完善我国存款保险机制的工作方向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孟辉在《中国金融》发表题为《存款保险护航金融稳定和安全》的署名文章。文章从提高立法层级、强化早纠约束、丰富处置工具和扩大基金积累并健全后备融资机制等方面,为完善我国存款保险机制指明工作方向。一是在金融法、金融稳定法的制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的修订中强化存款保险的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处置角色,并适时将《存款保险条例》上升为存款保险法;二是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强化存款保险的风险警示与早期纠正职能;三是可探索赋予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对启动风险处置的强建议权,丰富风险处置工具;四是稳步拓展存款保险基金投资运用方式,并探索建立后备融资机制,必要时及时补充存款保险基金的流动性。

 

04

 

 

国务院国资委:有序建立智能化穿透式监管系统,切实提升监管效能

 

5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要加强组织推动,锚定目标不放松,补短板强弱项,强化动态跟踪、督促指导,对照行动方案和工作台账逐条逐项梳理,确保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进一步抓好“两非”“两资”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将资源更好地集中到主责主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形成主业更突出、核心竞争力更强的业务布局。要推动国有企业更大范围、更深程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支持原始创新的制度机制,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出资人监督和各类监督贯通协同,以司库监管平台为基础,有序建立智能化穿透式监管系统,切实提升监管效能。

 

05

 

 

我国将推动政务数据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利用

 

5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草案)》。会议指出,要在确保数据安全基础上打通数据壁垒,推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便捷。要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推动数据资源融合应用,更好赋能社会治理和繁荣产业生态,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政务数据共享迈入法治化新阶段。政务数据共享是建设数字政府、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一环。去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提出“统筹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有序推动公共数据开放”“鼓励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此次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政务数据共享的相关内容,标志着我国政务数据共享工作迈入法治化新阶段。会议提到两大举措,一是要在确保数据安全基础上打通数据壁垒。此举将助力破解政务数据共享中的堵点卡点,提升数据供给和利用效率。同时,通过明晰权责要求,有效弥合政务数据共享工作中的“模糊地带”,全面规范政务数据共享。二是要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政务数据共享,将有效提升政府部门间的协同管理能力和利企便民服务水平,为“高效办成一件事”和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筑牢安全防线与标准体系建设成关键。政务数据共享需在多方面发力落实。一是筑牢安全防线。安全是数据共享、数据利用的前提。政务数据共享要在“充分共享”和“有效保护”之间寻求平衡。既要通过法律手段明确红线,更要有技术手段和操作细节来保障落地,在确保数据安全基础上打通数据壁垒,推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便捷。二是明晰实践标准。有必要在跨部门、跨领域沟通的基础上,出台可执行的配套细则,让数据共享做到真正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三是构建数据标准体系。当前,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的共享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标准,数据的采集、存储、整合、对接、传输、共享、开放、应用和安全等也缺乏统一规范。亟待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制定和发布来推动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未来,唯有以安全为底线、以标准建设为突破,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强化技术赋能,才能真正打破“信息孤岛”的桎梏,让政务数据在合规、有序的轨道上自由流动。

 

06

 

 

天津发放算力券,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难题

 

近日,从天津市数据局获悉,《天津市算力券实施方案(试行)》正式发布,旨在通过政策引导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加速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最高补贴200万元支持重点领域应用。2023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政策激励方式,鼓励面向中小企业发放算力券、运力券,补贴降低企业综合算力使用成本。此次天津推出的算力券,明确以合同金额10%的比例提供补贴,单个企业年度补贴上限200万元。申请企业需满足依法注册、无失信记录、未获其他市级算力补贴等条件,并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重点领域开展应用。政策有效期两年,未来将根据实施效果动态调整。此举旨在通过政策工具和数字化凭证,支持企业购买智算或超算服务,推动重点领域数字化发展。

 

企业“轻装上阵”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首席执行官孔祥朋认为,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驾马车”(算法、算力、数据)中,算力作为基础支撑尤为重要。天津此次推出算力券政策,正是针对当前算力资源使用调度不足、中小企业算力使用成本偏高等痛点问题精准施策。算力券政策的实施,可让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以优惠价格获取优质算力资源和多样化人工智能服务,实现“轻装上阵”发展人工智能应用。这一创新举措既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又提升算力资源利用效率。

 

07

 

 

上海清算所:不断提升科技赋能,推动风险试算平台等的扩容

 

近日,上海清算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贱阳在接受专访时介绍上海清算所在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方面取得的成效。一是对接国际最高标准,建立多层次瀑布式“风险防火墙”。二是金融科技赋能,创建“可视化+可量化”的风险监测和计量手段。三是与各方通力协作,打造全市场共商共治的风险管理网络体系。下一步,将不断提升科技赋能,强化中央对手清算机制风险监测作用,推动风险试算平台等的扩容,建设多层次风控体系,切实防范境外风险向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08

 

 

山东威海:构建科学高效、多部门联动响应的经济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5月15日,山东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有关情况。据介绍,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健全非法金融和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预警打击机制,充分运用数据资源优势和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个体风险主体的微观研判和重点领域行业的宏观研判,敏锐感知、识别重大风险。依托会商机制构建科学高效、多部门联动响应的经济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对发现的各类风险隐患、行政监管薄弱环节、制度漏洞和法律缺失等问题,及时制作发布“两书一单”,向有关企业、行政监管部门通报,形成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的合力。

 

09

 

 

央行等5部门发布“南沙金融30条”:大力发展金融监管科技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下称“南沙金融30条”)。南沙金融30条指出,探索金融监管创新与合作。构建适应南沙建设的金融监管创新机制,确保风险防控与金融改革创新相匹配。大力发展金融监管科技,提升金融科技监管统一性、专业性和穿透性。

 

02

 

微观透视

 

10

 

 

天元大数据申请基于股权关系专题库的风险监测专利

 

近日,天元大数据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公开申请专利“基于股权关系专题库的风险监测方法、设备及介质”。具体而言,该技术方案通过预先采集电商平台的注册信息,结合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挖掘算法,抽取并分析股权结构与关联关系数据。这一过程充分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复杂的股权关系进行深度评价,形成详细的电商股权评价指标体系。随后,系统根据构建的股权关系专题库,设定多层次的风险监测策略,实时采集目标电商及其关联电商在平台上的交易行为,借助大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动态风险预警。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提升了风险监测的科学性与精准性,也极大地增强了电商平台对潜在风险的提前预警能力。

 

11

 

 

蚂蚁数科宣布旗下企业级AI产品全线出海

 

5月14日,在迪拜金融科技峰会2025期间,蚂蚁数科国际业务负责人陈逸石宣布,旗下企业级AI产品已启动全线出海战略,重点服务中东及全球市场客户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需求。蚂蚁数科首次在海外市场全面展示其全栈AI产品矩阵,涵盖智能风控、区块链溯源、隐私计算等核心技术模块。

 

据悉,此次出海以中东市场为切入点,蚂蚁数科已与阿联酋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为其提供定制化AI风控解决方案。陈逸石透露,中东地区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旺盛,而传统风控数据缺失率高达60%,蚂蚁数科的AI模型可通过多维度行为数据建模,将授信准确率提升至92%以上。

 

12

 

 

阿里开源全能视频大模型通义万相Wan2.1-VACE

 

5月14日,阿里巴巴正式开源通义万相「Wan2.1-VACE」,这是业界功能最全的视频生成与编辑模型,单一模型可同时支持文生视频、图像参考视频生成、视频重绘、视频局部编辑、视频背景延展以及视频时长延展等全系列基础生成和编辑能力。本次共开源1.3B和14B两个版本,其中1.3B版本可在消费级显卡运行,开发者可在GitHub、HuggingFace及魔搭社区下载体验。该模型还将逐步在通义万相官网和阿里云百炼上线。

 

13

 

 

蓝芯科技斩获数亿C+轮融资,3D视觉感知赛道冲击IPO剑指“机器人第一股”

 

近日,杭州蓝芯科技宣布完成由鲲鹏基金领投的数亿元C+轮融资,资金将加码3D视觉传感器研发、人形机器人AI技术及全球化供应链布局。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率先以3D视觉感知技术打破移动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垄断”,其自主研发的LX-MRDVS®系统入选浙江省“尖兵”计划,并推出全球首款“纯视觉”人形机器人VersaBot。

 

14

 

 

通义千问 Qwen 免费上线 AI“深入研究”:十几分钟完成数小时任务

 

5月13日,通义千问 Qwen 官方公众号发布博文,宣布推出 Deep Research (深入研究),该智能助理系统能够逐步规划复杂的研究任务,综合大量在线信息,并协助用户完成复杂的科研任务。

 

Deep Research 可以结合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复杂任务进行多步骤的搜索和分析总结,并以全面、易读的报告形式呈现研究结果。过去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十几分钟即可完成,Deep Research 已上线 QwenChat,对所有人免费开放体验。

 

03

 

政策引领

 

15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办法》共七章五十六条:第一章明确《办法》制定依据、适用范围、管理原则、工作机制等;第二章对数据资源目录、分类分级、制度建设、操作规程等方面作出规定;第三章对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公开、删除等环节明确安全管理规定;第四章从数据存储保护、数据备份、数据传输安全、算法风险防控等方面明确安全技术规定;第五章对数据处理活动的风险监测、通报预警、评估与审计、事件分级、响应处置等方面作出规定;第六章对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和数据处理者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置作出规定;第七章对术语定义、解释权、施行日期作出规定。

 

16

 

 

中国证监会印发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近日,中国证监会印发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一是强化对资本市场相关行为的监管,切实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其中,“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5件,包括制定《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修订《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已公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已公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二是加强对资本市场相关主体的规范,进一步夯实资本市场发展基础。其中,“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1件,包括修订《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三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执法效能。其中,“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2件,包括制定《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已公布);修订《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已公布)。

 

17

 

 

两部门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聚焦投资者保护,站稳人民立场。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制度。二是规范市场参与人行为,塑造良好市场生态。推动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回归本源、稳健经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司法规则,支持行业自律组织依法履职,保障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净化资本市场生态,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风险。三是强化司法行政协同,凝聚发展合力。推进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抓前端、治未病”走深走实。强化会商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做好司法程序与行政监管程序的衔接,全面提升司法审判执行与行政监管处罚工作质效。四是完善组织保障,切实提升审判能力与监管能力。

 

04

 

国际瞭望

 

18

 

 

加纳央行计划于2025年9月开始监管数字资产行业

 

近日,加纳央行透露,计划于2025年9月开始监管数字资产行业,但需等待新立法的批准。此举将标志着该国首个针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的正式监管框架,建立许可要求并将监督责任纳入加纳银行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共同管辖范围。加纳银行的一位代表在华盛顿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春季会议同期举行的非洲领导人与合作伙伴论坛的一个小组讨论会上指出,该银行监管职能的法律基础取决于《虚拟资产提供商法案》的通过。该法案拟议概述了侧重于消费者保护、金融稳定、网络安全以及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与传统金融机构整合的措施。加纳银行还计划在法律颁布后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监督数字资产领域。

 

19

 

 

美国亚利桑那州长签署加密货币ATM反欺诈法案

 

5月13日,亚利桑那州州长Katie Hobbs否决了两项加密货币相关法案,同时签署了一项针对加密货币ATM的监管法案。被否决的两项法案包括SB 1373(数字资产战略储备基金法案)和SB 1024(允许州政府接受加密货币支付法案)。获得签署的HB 2387法案针对加密货币ATM制定了严格的监管措施,包括要求运营商显示多语言欺诈警告、设置每日交易限额(新用户2000美元,现有用户10500美元)、提供全天候客服支持,并遵守反洗钱协议。

 

20

 

 

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金融情报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

 

5月1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巴西总统卢拉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与巴西中央银行行长加利波罗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人民币/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另外,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相关部门签署了《关于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金融情报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共同打击跨国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双方将基于互惠原则,在涉嫌洗钱、恐怖融资和其他相关犯罪的信息收集、研判和互协查方面开展合作,共同遏制跨境洗钱犯罪网络,阻断恐怖主义资金供给,支持反腐败与公平发展。

 

《数字金融行业周报》是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打造的聚焦数字金融市场的周报产品。周报将持续关注数字金融行业动态、监管政策、企业声音以及国际视野。周报内容来源:界面新闻、央视新闻、券商中国、中国证券报·中证网、证券时报、金色财经、财联社、海外网、上证报 、金十、证券日报、新浪财经、Tech星球、经济参考报、中证报、零售金融研究、齐鲁壹点、未央网、巴比特、央行、36氪 、新浪科技、21财经等公开渠道,仅供参考交流。

图片

 

第九届数字金融与金融安全大会将于6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盛大启幕,本届大会由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和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联合主办。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机遇:未来金融格局重塑及安全治理”主题,涵盖主旨演讲、专题论坛、跨界对话、大赛路演、技术成果展示、银企对接会、科技企业投资会等多元环节,为金融领域和科技领域的企业领袖、技术专家、监管机构、科研院所及媒体伙伴搭建深度交流、跨界协作、创新共生的平台,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金融场景中的融合应用与风险防控新范式。

 

图片

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参会

 

生态合作伙伴招募:方老师18304446664

展商合作伙伴招募:齐老师 15201332143

参会&媒体合作:宋老师 13109813723

图片

 

首页标题    联盟动态    数字金融行业周报 第170期|科技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
浏览量:0